数学建模已成为西高学院的新常态
数学建模竞赛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前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提高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西高学院连续十多年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并与2010年组建“数学建模协会”。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指挥,指导老师精心策划、全面引导,全院学生积极参与、努力创新,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大奖。数学建模已成为西高学院课外科技活动的新常态,并推动了学院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竞赛题目一般来源于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经过适当简化加工的实际问题,不要求参赛者预先掌握深入的专门知识,只需要学过高等学校的数学课程。题目有较大的灵活性供参赛者发挥其创造能力。参赛者应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一篇包括模型的假设、建立和求解、计算方法的设计和计算机实现、结果的分析和检验、模型的改进等方面的论文(即答卷)。竞赛评奖以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果的正确性和文字表述的清晰程度为主要标准。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2016年,来自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区)及新加坡的1367所院校、31199个队(其中本科组28046队、专科组3153队)、近93000名大学生报名参加本项竞赛。
201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成绩公布,西高学院代表队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省一等奖5项,省二等奖3项。消息传出之后,在整个西高学院都产生一场不小的轰动,同学们的脸上更是洋溢着欣喜的笑容。
学院数学建模开始以来,学院领导的很重视,江南平台(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教学名师郝华宁教授,于萍教授亲自指导带队老师,同学们参加的积极性也不断提高,连续十几年参加数学建模大赛获得了全国及省级大奖。近五年来,共获得全国二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13项,省级二等奖21项。目前学院数学建模指导老师有张华、樊海霞、闫海霞、李妮、李青、赵小琴、杜蕊、金颖等,她们都有各自的特长,对数学建模也逐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数学建模是基础学科课外科技活动,学院每年从五六月份开始对喜欢数学建模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培训,暑假期间,还要对参赛队进行集中授课,空旷的教学楼内,参赛同学们热情高涨,探索者科技知识,酷暑季节指导老师们精心辅导着学生,给参赛学生讲授一些统计、优化、软件方面的知识。并且在知识讲解完成之后会对学生进行辅导,让学生自主选题做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积极为数学建模比赛做出充足的准备。于萍教授、郝华宁教授常常亲临培训现场与师生们一起探讨着数学模型。虽然牺牲了假期,大家很辛苦,但大家乐此不疲,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沉浸在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成功喜悦中。在参赛的这三天三夜里,同学们尽情的施展这个人才华,怀揣着七彩的梦想,共同铸就西高团队的无限风光。
在九月份参加竞赛的72小时内,同学们需要鏖战三天三夜,同学们为了数学建模,日夜奋战,查资料、做题,那段时间常常因为问题得不到解决而感到苦恼,硬着头皮、绞尽脑汁也要迎难而上;为了节省时间,炎炎夏日放弃洗澡;神经高度集中,甚至忘了洗漱;三天三夜里,吃的是面包喝的是矿泉水;但那段时光是美好的,是他们学习生涯中一段难忘的回忆。谈到数学建模时,同学们认为数学建模给他们带来了积极影响,在比赛中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数模大赛能培养大家不怕困难,知难而上,奋力拼搏的顽强意志,更能培养大家在学习、工作中的一种科学严谨的态度及和谐的团队精神。在比赛过程中,同学们不畏艰难,迎难而上,努力把握时间,明确分工,结合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在比赛中努力做到最好,充分展示了西高学子踏实勤奋,持之以恒,团结一致,勇于创新的优秀学子风采。
我院自2003年开始参加此项竞赛,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学院数学建模组织管理工作不断细化,并趋于规范化,专门开设了《数学建模》选修课,制定了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组织教师参加江南平台(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数学建模竞赛指导教师培训班和数学建模教育研讨会,鼓励年轻教师加入全国数学建模协会指导教师行列。特别是“数学建模协会”成立以后,实现了数学建模参赛与经常性的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吸引了众多对数学建模感兴趣的同学参加,指导教师通过不定期举办专题报告和讲座,普及数学建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坚持贯彻以学习方法的创新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培养同学们自我更新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性思维,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数学建模协会已经发展成为我院大学生创新实践的优秀团队。如今数学建模已成为西高学院学院的一大特色,并形成常态化。期待在以后的数学建模竞赛中,西高学院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续写辉煌。(房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