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遵义会议精神:烛照征程永放光芒
黔北重镇遵义,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一栋民国风格、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坐北朝南,临街而立。
85年前,一群从绝地险境千里奔袭的中国共产党人,终于在这里歇住脚,思考并讨论仗要怎么打、路往何方走,这就是我们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重大转折点——遵义会议。
历史的长河波涛汹涌,关键处往往只有几步。遵义会议,写下了红军长征途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在这里,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扔掉“洋拐杖”,喊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口号;也是在这里,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标志着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革命航船开始拨正航向。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陈列馆,他深刻指出,“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近百年的岁月流逝,苍茫大地早已换了人间,中国共产党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然而,那些铭记在心中的壮举、代代传承的优良传统、永载史册的宝贵经验……都已熔铸成永远流淌在共产党人血脉之中的符号与基因,如星辰北斗,熠熠生辉。
1.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
遵义会议前夕,党和红军陷入极度危难之中: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根据地丢了,一路上被动挨打,红军从长征初期的8.6万人经过湘江战役后锐减到3万人,前有重兵堵截,后有敌军围追,物质条件极端困难,生存环境十分险恶,随时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面对危险和困难,从党的领导人到普通战士,都没有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中国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遵义会议《决议》指出,中国苏维埃革命“他是不能消灭的,他是不能战胜的”,并发出“胜利必然是我们的”豪迈号召。
遵义会议纪念馆副馆长王志力说,正是凭着对崇高革命理想的矢志坚守,才使遵义会议得以召开,错误路线得以纠正,党中央和红军才得以转危为安,中国革命才得以化险为夷。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凭借理想信念的指引,党团结带领人民克服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不畏艰险,迎难而上。
“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生动地比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定理想信念,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补足精神之“钙”:“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2016年9月23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在这里举行。习近平总书记追昔抚今:“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
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
时隔20年重启“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推选,首次以中共中央名义表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制定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授予办法……所有标准中,第一条也是第一位的,都是“信念坚定”。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对深刻变化的社会思想观念,在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为解决好这个“总开关”问题,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
重温历史,是对初心的叩问。今天,无数共产党人高擎理想信念的火把,不怕牺牲、甘于奉献,为我们这个时代树立起一座座精神丰碑。用胸中燃烧的火焰温暖群众的县委书记廖俊波,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倒下的黄文秀,用生命叩开“地球之门”的海归教授黄大年,32年坚守开山岛、只为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王继才……他们把理想信念书写在祖国大地上,用赤诚之心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以奋斗和牺牲标注奉献与担当,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激荡起催人奋进的力量。
2.共产党人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
遵义会议纪念馆内的展陈史料铭记了这样一刻:遵义会议精神传达到各军团、师、连队时,天空正下着蒙蒙细雨,各级指挥员、战士们都激动得难以自抑,泪水与雨水交融迸流。
此前,党内曾一度出现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党和红军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遵义会议批判了教条主义,纠正了脱离中国实际的错误做法。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共产党“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
在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实事求是的正确领导下,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在川黔滇万水千山间纵横驰骋,处处赢得主动。特别是1935年2月,红军夺取娄山关,二占遵义城。这一长征以来的重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贵州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研究员徐静说,遵义会议和长征胜利体现着“知行合一”的完整过程,正因为遵义会议确立了科学思想的指导地位,长征才能抵达胜利的终点。
20多年后,1958年11月,当年与会者之一的邓小平同志故地重游,在此伫立良久。再过20年,一场气势磅礴的思想解放运动,催生了我们党历史上又一次伟大转折,饱经风雨的共和国踏上了改革开放的新长征。
2018年12月1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回顾光辉历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实事求是贯穿到治国理政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并在实践中积累了新的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
“扶贫攻坚就是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十八洞村,湘西一座普通的小村庄。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确立脱贫方略,为脱贫攻坚提供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
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因地制宜。近年来,遵义从自身情况出发探索如何改变贫困地区农村面貌,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率先在贵州实现整市脱贫,既堆起了金山银山,又守住了绿水青山。
同样,作为曾经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贵州准确把握脱贫之“势”,精准推进脱贫之“事”,演绎了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贵州战法”,探索了“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从“瘠苦甲于天下”的甘肃定西到安徽金寨,从陕西梁家河的窑洞到革命老区井冈山,从河北张北困难群众家到四川大凉山深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的足迹踏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到中国最贫困的角落体察民情、倾听民意,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一心为民的质朴情怀、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实践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推进改革发展、制定方针政策,“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都要充分体现这个基本国情的必然要求,坚持一切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
夏日的苍翠从乌江谷缘延伸到大娄山脉,赤水与习水在遵义交汇。
85年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也在这里交汇,它们汇入的,是一条独立自主的道路。历史表明,“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中国共产党的事情要由党根据中国的实际自己来作决定。
从毛泽东同志主张“努力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到邓小平同志宣告“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相统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这种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铿锵有力。
和时间赛跑,让梦想放飞。
现代化在当今中国驶出了“加速度”,从疾驰的“复兴号”高铁到国产航母下水,从国产大型客机振翅高飞到大型两栖飞机AG600首次腾空,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等重大科技成果“井喷”问世,迈入新时代的中国,正以充满中国符号的表达,日新月异地书写着现代化的新史诗。
“我们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倾力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中国为世界拓开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一次次主场外交,展现大国领袖风采,尽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从首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到阐述“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等理念,再到搭建“一带一路”等合作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擘画与推动,在世界赢得越来越多的认同。
沿着独立自主之路,我们阔步迈入“中国之治”的新境界。2014年至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共出版三卷,面向全球出版几十个语种、版本,持续热销,成为国际社会解码中国道路的一扇“思想之窗”。
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教授弗朗西斯科·西埃垃说,当前世界的重心正在从大西洋转移到太平洋,中国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正在越来越生动地影响和改变着世界。
4.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保证
突破!攻克!飞夺!
85年前,胜利的序曲在遵义奏响,有了坚强领导、有了正确路线,红军从遵义出发,突破乌江天险、攻克娄山关、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恰如朱德同志的诗句:“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
“我们党的领导集体,是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邓小平同志说,“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
以遵义会议召开为标志,我们党开始逐步形成稳定的领导集体和核心,有了正常的党内政治生活,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我们党近百年峥嵘岁月深刻昭示:一个成熟的具有核心领导权威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事业具有决定性作用。
2017年10月24日,秋阳暖人,丹桂飘香。见证过无数历史性时刻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再度书写下浓重的一笔。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党的旗帜上,又增添了一道真理的光芒。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写入党章,这是历史和人民的共同选择。有观察家评价,这标志着“这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更加成熟、更加坚强、更加团结、更有战斗力”。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
作为一个有着9100多万名党员、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党,作为一个在14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自身建设关系重大、决定全局。
深化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踏上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征程,先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内政治生活焕发新气象。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果断有力,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努力,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重大战略成果。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所言:“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
奋进新时代,壮阔东方潮。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继续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我们才能在新时代长征路上,跨越“雪山”“草地”,攻克“娄山关”“腊子口”,“中国号”巨轮才能劈波斩浪、直济沧海。
从历史走向未来,从胜利走向胜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途上,遵义会议精神在时空的深处历久弥新,永放光芒!(记者 户华为 陈雪 吕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