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平台(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分享至手机

党史故事|一张收条鉴初心

       一张表面泛黄、残缺不堪却字迹清晰的收条,纵高17.1厘米,横宽12.6厘米;构皮纸,墨笔书写,七行,行书体。这张看似陈旧而普通的纸条,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红军买猪条”,现存于贵州省博物馆,是国家一级文物。收条全文为:“收到红军部连买赵姓肥猪一只,国票壹拾伍元正,每张即付银币壹元。我军走后转来再用,此致,连长陈树容,公元一九三五年阳历二月廿号”。

  历经80多年岁月的收条,犹如一位历经岁月洗礼而恬静的老人,无声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诉说着当年革命转危为安、实现伟大转折所蕴藏的“胜利密码”。它是革命队伍纪律严明、严格自律的见证,映照着我们党始终维护群众利益的不变初心。

  1952年春天,家住贵州遵义市红花岗区凉水乡的赵玉琳起了一个大早。一直以来,父亲赵金和口中的“传家宝”,令他充满好奇。趁着父亲不在家,赵玉琳偷偷地打开“传家宝”——一个木匣子,一张字迹工整清秀的收条呈现在眼前,里面还装有15张苏维埃币。

  在中国革命进程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各根据地曾经印制发行过多种货币。这些发行的货币,后来被称为苏维埃币,它为中国革命筹集了必需的物资,也为革命胜利提供了保障,是革命政权的体现。

  泛黄的收条,以及那些珍贵的苏维埃币,随着赵玉琳打开的匣子,开始显于世人,把人们的目光和思绪,拉到那段充满艰辛且难忘的岁月。

  1935年1月7日凌晨2点,红军强渡乌江后,智取遵义城。1月15日至17日,******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这就是著名的遵义会议。

  初到遵义的红军先头部队,虽衣着破旧,但却精神抖擞、纪律严明,他们不顾严寒,选择在屋檐下、道路旁席地而卧,静静休息,没有人私自闯入群众住宅、店铺。红军主力部队到达遵义后,成立苏维埃银行,发行苏维埃币,在群众中购买生活用品,并设置苏维埃币兑换点,按每天的物价从老百姓手中等价换回苏维埃币。红军不仅买卖公平,而且对苏维埃币进行完全兑现,给当地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遵义停留期间,无论是采购军需,还是补充物资,红军都按照市场价支付钱币,借用群众的东西也及时归还,损坏群众的东西进行赔偿,甚至在群众家借灶做饭时,都自带炊具、盐、米,并负责挑水、劈柴、打扫卫生,不给主人添一点麻烦。严明的纪律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优良作风,让红军取得了群众信任,赢得了群众称赞。

  1935年2月,红军二渡赤水再次途经遵义,受到当地群众欢迎。转移过程中,红军某部连长陈树容和几名伤员路过凉水乡,借宿在村民赵金和家中养伤。期间,这位连长给赵金和宣传革命思想,讲解打土豪分田地的道理。在红军战士的宣传感召下,懂得一些医术的赵金和进深山采摘草药,为红军战士养伤治病。治好红军战士们的伤病后,他还杀了一头肥猪,给红军战士滋补身体。按照当时的价格,红军战士应付给赵金和银元17.5元。但由于长途行军,加上军费紧张,红军战士们身上的银元已经所剩无几,不够支付这笔费用。和赵金和一家商量后,红军战士们除了付给银元,还付给赵金和15张苏维埃币,同时,陈连长写下收条为凭。

  伤势痊愈的陈连长和战士们离开后,赵金和将收条和苏维埃币小心翼翼地存放在一个木匣子里。他对妻子说:这是一支不欺负老百姓的队伍,是一支为了劳苦大众的队伍,他们一定会胜利回来的,我们等着吧!

  红军离开后不久,反动军阀进村入户,大肆搜查红军留下的物品,查找为红军提供过帮助的群众,和群众翻“旧账”。虽然担惊受怕,但赵金和舍不得把心里最珍贵的收条销毁。冒着生命危险,他把装着苏维埃币和买猪收条的木匣子放到猪圈的横梁上藏起来,直到反动军阀不再搜查后,再辗转藏到柜子等更隐秘、安全的地方。

  反动武装的举动,令赵金和一家对红军更加信任,更加怀念。这张珍贵的收条,成为他心里珍贵记忆的寄托,成为与红军情感相牵的物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张收条,也不再是普通的收条了,而是“红军纪律严明,红军为群众着想”的物证,化为广大群众对“红军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

  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时,赵金和非常兴奋。他把木匣子的秘密,告诉了自己的儿子赵玉琳。在他心里,这就是最珍贵的“传家宝”,要让儿子也知道红军队伍的好,把“传家宝”传下去。

  当赵玉琳打开木匣子、看到收条上写着的“我军走后转来再用”字样时,心里忍不住嘀咕,收条和这些苏维埃币已经留下17年了,是不是真的能够“转来再用”、进行兑现呢?于是,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到遵义市凉水乡公所,找凉水乡民政村村长刘子良开了一张介绍信,拿着收条来到遵义人民银行桃溪办事处咨询,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当即兑换了35000元人民币。1954年,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将这张收条捐赠给贵州省博物馆收藏,是馆藏的国家一级文物。文物展出时,这张收条被群众亲切地称作“红军买猪条”。

  如今,赵金和的孙子赵元和在遵义会议纪念馆里工作,传承着红色基因、讲述着“遵义故事”:“红军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还能严守纪律,不贪占群众财物,现在生活这么好,我们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清白做人、干净做事,续写新时代的‘收条故事’,不断砥砺初心、扛牢使命、实干担当、奉献作为,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编辑:梁雨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