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两枚弹壳见证血脉赓续
“敌人炮火猛烈,在没有先进装备的情况下,我们凭借6门小山炮扭转了战局。大家现在看到的这枚弹壳,就是那场战斗留下的。”8月下旬,陆军某团红军连荣誉室内,指导员杨兴旺深情讲述连队光辉历史,为新兵们上了一堂特殊的党史教育课。
杨兴旺的深情讲述,将官兵的思绪拉回了70多年前那场硝烟弥漫的战斗——
1949年8月,我军与国民党军队鏖战兰州沈家岭。该连官兵在弹药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依靠6门小山炮顶住敌方火力,为兄弟部队创造进攻条件。炮弹打完了,他们就拎起大刀扑向敌军,与装备精良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最终,我军顺利攻下号称“兰州锁钥”的沈家岭。战斗结束后,连队被第一野战军第四军授予“战斗英雄连”称号。
英雄虽逝,精神永续。作为一支有着光辉历史的红色连队,先辈们的英雄事迹和“攻必克、战必胜”的连队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官兵奋勇争先、不断创造新的辉煌。每逢新干部到任、新兵下连,他们都要组织官兵参观连队荣誉室,学习英雄事迹,感悟先辈精神,与老英雄进行跨时空的“对话”。
讲完先辈的故事,杨兴旺带领大家走到荣誉室的另一角,那里竖立着一枚相对较新的弹壳,光滑的壳体反射出微微亮光。
“这是一次实战化训练课目演示后留下的弹壳。”讲起这段经历,杨兴旺的脸上写满了自豪。2014年4月,该连在一次演练中担负某新型突击炮实弹射击演示任务。演练刚开始,天气骤变、风雨交加,现场能见度降低,射击条件不佳。官兵沉着应对、灵活处置,在恶劣天气中打出“九发九中”的好成绩。
两枚弹壳彰显威名,连队精神代代传承。两个故事让现场官兵久久回味。
“听了两枚弹壳背后的故事,你们说说,什么是‘战斗英雄连’的精神内涵?”排长贺兴义组织新兵围坐在一起,鼓励大家畅所欲言。
“是敢于直面强敌的血性胆气”“是坚决听党指挥的信念,是压倒一切敌人的勇气,是战胜一切困难的自信”……在热烈的讨论交流和思想碰撞中,“战斗英雄连”的精神内涵牢牢植入官兵心灵。
“70多年沧桑巨变,但一代代官兵对‘不怕牺牲、勇担使命’信念的坚守始终不渝。作为红军传人,我们必须接过先辈的精神火炬,让信仰之光永远照亮前行之路。”贺兴义的总结发言,赢得官兵热烈掌声。
活动尾声,全连官兵面向荣誉锦旗庄严宣誓,并在留言墙上写下自己的郑重承诺。一句句铿锵的誓言,彰显着官兵赓续传承先辈精神的坚定决心。(邹珺宇 尤 涵 本报特约记者 黄宗兴)
短评
让“功臣”老物件焕发时代新活力
■李一飞
两枚弹壳,一枚是战争年代革命先辈留下的红色老物件,一枚是和平时期官兵履行使命的特殊见证。它们都承载着“战斗英雄连”一代代官兵忠诚使命的崇高精神,蕴藏着“攻必克、战必胜”的胜战基因,激励着新时代革命军人坚定理想信念、苦练打赢本领。
“战斗英雄连”官兵在讲好战史故事的基础上,注重收集象征使命荣誉的“功臣”老物件,充分挖掘背后的感人故事、精神内核和教育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功臣”老物件的感召力,有利于提升党史学习教育质效、鼓舞军心士气。
“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各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方法手段,传承好红色老物件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同时也要不断挖掘、提炼新的红色物件的精神内涵,将一代代官兵在不懈奋斗、矢志强军过程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总结好、发扬好、传承好,为强军兴军注入强大动力。